跳到主要內容區
 
 

忠於工作,就是成功—游政谷教授專訪.

採訪撰稿/許可欣
在約定的時間到達游教授的辦公室,他正專注地看著今天的訪談大綱,看到我們來,游教授搖身堆起滿臉的笑意。學生口中教學和藹可親、治學嚴謹認真的游政谷教授,文化大學大氣系畢業,台大大氣系碩、博士,出國精進後於民國 91 年開始於文大大氣系任教,99 年到 102 年連續 四年榮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簡稱國科會)獎勵特殊優秀人才獎勵,並經常與國內外大學合作,深耕大氣科學基礎研究。如此輝煌的成就,可不是老天爺的賞賜,背後付出的努力著實令人佩服。

堅持到底,就是王道

看似一帆風順的求學歷程,其實充滿挑戰。教授回憶自己的大學志願卡填滿 了 250 個科系,其中文大氣象系看起來似乎很有趣,於是動念向前挪了幾個位 置,不料這一挪就決定了往後數十年的人生。他原本不願聽從命運的安排而努力準備轉學考,連續兩年敗北後,他便快速地將目標放在研究所考試。當大部分的大三學生都在愉快地修習愛情及社團學分時,教授已經在補習班為未來奮鬥。

研究所時期,巧遇美國和臺灣合作臺灣地區中尺度實驗,不僅收集到許多珍貴資料,也得到美國餽贈的分析軟體,只可惜當時台灣缺乏能搭配軟體的硬體設備。既沒有現成的軟體、又是一個臺灣前無古人的研究主題,這些因素會讓一個初入研究所,尚不知研究為何物的大氣科學研究菜鳥打退堂鼓嗎?當然不,游教 授回憶,他常常廢寢忘食,花了足足兩年的時間改寫軟體。雖然這當中遭遇到許 多困難與挫折,但這些都阻擋不了他前進的決心。他說,如果睡覺前想到什麼方 法,就忍不住馬上起身嘗試,雖然不見得每試必中,但總有幾次可以成功。經過這次的錘鍊,教授從此相信沒什麼不可能達成的任務,只要堅持一定能達陣,這個信念一直伴隨著他到今天。

將眼光望向更遠的未來

游教授的研究主題總能開創新局,無畏地探索無人問津的研究領域。正如教授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一篇受 SCI 期刊青睞的論文,內容以飛機雷達觀測中尺度渦旋環流的形成階段,對比於於過 去的學術觀點,他大膽地提出中尺度渦旋可能源 自對流旺盛區域。如此創新的觀點受到審查委員嚴格審視,教授耐心仔細地回覆每項審查意見, 甚至溫和地指正委員的錯誤,如此往返數遍,終 於能在這本歷史超過百年的重要期刊留名。

教授的專長是地形降水、劇烈天氣、飛機雷達遙測及其應用等領域。超過二十年的研究生涯,他從未動念轉向氣象預報等所謂「實用」科學。他說:「預報 不準確代表我們對那部分的了解不足。科學家的終極目標是促進預報的準確,甚 至控制天氣,至於電視上的預報只是將科學家的研究應用到生活上,現在的預報 技術也是過去百年來打下的基礎。」眼下的研究或許無法立即產生影響,但必須 將眼光望向更遠的未來。

雖然研究的重心不在實用領域,教授仍和我們分享一項有趣的「應用」:週 三、週四的雷陣雨機率大於其他日子,而最好的出遊時間是週日,因為那時候午 後雷陣雨機率最低。可能的原因是開車族製造的廢氣污染在週三、週四達到顛峰, 空氣中有大量降雨必備的凝結核,空氣經過兩、三天的洗刷,降低了週日雷陣雨 的機率。這種以七天為週期的降雨變化便是人類活動影響、甚至是控制天氣最好 的證明。

態度比程度更重要

教授所主持的中尺度暨地形降水研究群有十數名研究成員,團隊中有跟著教 授超過十年的學生,雖然每週一次的團隊會議都 要求學生對各自的研究做進度報告,但對教授來 說最重要的不是學生報告內容的優劣,而是態度。 每位成員進入團隊時,都能收到老師的「禮物」: 一張說明中心理念的卡片,他要求學生必須培養 專注、積極、創意等特質;在他訓練下的學生面 對老師要求創新的理念甘之如飴,雖然當個拓荒者 比較艱辛,但他們笑說如此一來,需要閱讀的文獻也比較少!

這樣的人生態度也是他對文大學生的期許。游教授即將於今年 8 月離開文 大,到臺大任教,雖然不能像現在近距離指導學生,但他想告訴文大學生:「一個人無論置身何處,只要夠努力,有毅力,一定能成功。」人不應以身在何方定 義自己的成就,成功不在於得到何種位置、榮譽,只要認真專注地完成當下的任大氣研究的利器:飛機雷達,忠於自己的工作,抗拒外界的誘惑,就是成功。正如游教授在大氣科學的研究路途中,專心致志地克服各種艱難障礙,朝著一個方向堅定前進,他能得到今日的成就不是偶然,也非特例, 只要擁有正確的態度,無論起跑點在哪裡,專心跑到終點的人就是贏家。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