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年少不安分 春青不留白 用愛說故事—新聞系學生陳晏瑋專訪

(採訪撰稿/Betty Kong)

打開JNN華岡電視台「觀眾您好,歡迎收看今天的午間新聞,我是陳晏瑋…」。
文化大學新聞系三年級學生陳晏瑋,是華岡電視台台長,也獲得多次學業獎學金。校外則參加主動參加競賽,曾獲得「中視新聞-我要當主播」第四名,更積極投入公益活動,關懷弱勢,是個溫暖的學生主播,喜歡用聲音說故事,說自己的故事也說別人的故事。

大不同,北京139天
陳晏瑋的大學生活很精采,曾經短暫到中國求學,當地發生的故事觸發他心中許多的思考。2014年9月赴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交換學生六個月,時間不長,經驗卻很獨特。

在人大校園內、教室內,陳晏瑋感受到陸生與台生的不同。他說,「在人大圖書館每天的盛況好比台灣的期中、期末考時。」陸生的求知、求學慾望比台生強,積極度較台灣好,每個人積極追求表現。然而,台生在開放的校園環境學習,優點是應變力及創意,思考比較多元。
此外,教學模式也大不同。在中國一堂課的學習比台灣一學期還多,教學內容不只是理論,人大的教授綜合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讓「上課很不一樣」,讓初來乍到的他頗為驚訝,「原來還可以這樣應用,課程有趣度增加,廣度也增加,更有助於課業的應用。」
印象最深的是修習人大教授常江的「口語表達與形象塑造」課程,學生要在短時間內將看到的圖片、資料等用幾個單字、形容詞、用幾個句子或段落說出來,陳晏瑋形容「這很刺激,也能訓練反應力及組織力,老師隨意抽點更增加緊張程度。經過一個學期訓練,更強化日後播報、主持、採訪的功力。」

貧富差距剝奪孩子的笑容
陳晏瑋在北京的生活不侷限於校園內。自高中起就常常投入公益活動,即使人在中國也不例外,他分享說,體驗當地生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走進社區。一到北京,他就主動詢問同學是否有相關社團活動或訊息可以參與,經過推薦加入當地「青年志願者協會」,固定每週三下午到當地收留北漂族農民工子女的私立學校義務帶領小朋友繪畫。
一日午後,陳晏瑋如常到校服務,一個男孩在桌上趴著不吭聲、悶悶的、嗚嗚啜泣著「沒有畫筆和塗畫本」。畫畫是快樂且純真的,孩子想要畫畫卻買不起工具,這不是個案,而是北京城內社會現實面的呈現,是許許多多無法與北京市民孩子平起平坐的農民工子女的階級差別,他深受撼動。

童畫繫起兩岸,童繪傳遞感恩與回饋
陳晏瑋將故事寫在臉書,引起高中好友共鳴,共同發起「童畫」募資活動,共募到600多份的蠟筆與畫本。在聖誕節前夕,他扮成聖誕老人,將禮物分送到3間農民工學校的15個班級,共有600多位小孩收到期待禮物,並展露出快樂及無邪笑容,這是孩子「夢想」的園地。
他還自己設計明信片給收到禮物的孩子們,帶領孩子用蠟筆寫下或畫下「感謝」,回贈給捐贈者,希望在過程中,小朋友學會「感恩」與「回饋」。台灣的捐贈者收到卡片時都很驚喜及意外。
他說,回到台灣已1年多了,小朋友至今還會問「聖誕哥哥會來嗎?」

青春不留白,幸運加努力,持續「說」故事
青春不留白,大學不後悔。除了童畫活動外,陳晏瑋參與多項公益活動,如國際志工團;也主動參加許多校外競賽活動,如中視我要當主播、播霸主播聲死鬥、Super Anchor我要當主播等,都能入圍或得名。
在言談間,陳晏瑋不驕傲,反而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其實有些幸運和努力」。自小就把握上台說話的機會,積極參與校內外的活動,長久培養的台風及反應,讓他面對挑戰不怯場,能有穩健的態度及有條理的思緒,在中國的訓練更加強了反應力。他喜歡用聲音「說」故事,也希望能持續「說」故事。
陳晏瑋自幼就認為傳播媒體有種特別的力量,希望未來透過聲音、畫面為社會傳遞正義和正面思維。不過,台灣媒體環境變化快速,外界對媒體角色常有批評或指責,他以「撿海星的少年」故事為例,或許一個人不能改變太多,但只要有人投入,長期就能凝聚改變的力量,讓正能量環繞社會,改善大眾的既定印象,提升媒體的定位。(完)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