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研究的種子—吳慧君教授專訪

採訪撰稿/許可欣 104 年 10 月 16 日

今年 7 月 103 年度國科會大專生研究創作獎放榜,本校再傳捷報。在獲獎率僅約 7.5%的嚴格篩選下, 本校共有 2 位學生獲評審青睞, 其中體育系劉祐君 同學更是連續兩年獲獎(相關報導請 見橘子特報第三期),傑出的成就除了 祐君不懈的努力,背後的推手,指導 教授吳慧君老師當然功不可沒。吳慧 君老師除了積極培育出具有研究能力 的學生外,也是 100 學年度全校教學 特優教師。她的教學風格生動有趣, 深受學生喜愛;她對研究的認真嚴 肅,贏得學生的尊敬。

挑出合適的種子,播在合適的土壤裡

在吳老師的指導下,自 100 年度起,每年運動生理實驗室都有學生獲得科 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案。體育系的學生來源分體保生和非體保生。體保生入 學原本就都有運動專長,非體保生 則可以依興趣選不同的實驗室,運 動生理實驗室即為其中一個選擇。 吳老師說, 從非體保生中找到了合 適的種子,必須經過用心的栽培, 才有機會成為樹苗。她的理念就是 提供良好的土壤。實驗室每週三有 大學部讀書會,週五有碩博士生讀 書會。對於程度較好的大學生,老師會要求兩場都必須參與。跟著學長姐一起 做實驗、讀論文,讓他們自然而然、耳濡目染,浸淫在研究的氛圍中,讓自主 研究成為一種習慣,而不只是為了滿足成績的要求。

吳老師強調,無論是誰獲獎,都不是個人的成就,而是整個實驗室的 努力。不管是讀書會或是平時在實驗室的討論,成員彼此的腦力激盪、所學分 吳慧君老師 學生送給老師的打油詩 享,都是加強研究深度的利器。再則以現實面來看,運動生理研究的耗材所費 不貲,若不是大家的資源和研究成果共享,光靠國科會的獎助根本不足以負擔研究費用。

這樣的環境就是那片孕育樹苗的沃土。再好的種子丟到荒地中,也只能混沌過完四年。吳老師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就是為了提供種子發芽茁壯的機會。

種子的認證機制

為了打好基礎,吳老師通常從大學部尋找種子,先讓他們跟著學長姐習慣研究的環境。她說,她想讓實驗 室成為學生的第二個家,讓學生樂於從早上開門待到唱晚安曲才離開。為此,除了營造讀書氣氛外,吳老師也很重視製造一個快樂的環境,如果環境不快樂,學 生又怎麼能待得住。她也因此要求自身保持「快樂、奮發、進取」, 以身作則讓學生在快樂的環境裡不知不覺不斷進步。

為了獎勵學生,吳老師設計了運動生理實驗室專屬 iCash 卡,只有通過老 師「最高階認證」的學生才有資格擁有。第一階段「認證」的獎勵則是研究室 桌子和鑰匙。吳老師說,研究室的空間有限,只有真正用功且願意沉浸在實驗 室的博士生才能擁有實驗室鑰匙及個人書桌,大學部專長生和在職的研究生則 是共同使用會議桌。「認證」是獎勵,但也是責任,代表的是往後必須擔負起帶 領學弟妹的責任。

此外,老師還設計了一款特別的百杯卡,規定研究生畢業前必須要和老師 喝足一百杯,酒、汽水或任何飲料都可以。如果每次討論喝一杯,想畢業至少 要討論一百次,其意義在告訴學生,和老師有充分的討論才能在研究上有所進 步。如此用心,可說是學生最甜蜜的「畢業門檻」吧。

不只要開花,要開出更美麗的花

「運動生理學是越走出教室越有用的科學」,這是吳老師從他的恩師林正常 教授身上學到的,也對學生作如是的期許,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好好研究這門實 貼有老師大頭照的玩偶,完全沒有違和感用的科學,並從中獲得樂趣。

「把不好的學生變好,把好的學生變更好。如果好的學生不能更上層樓,跟不好的學生就沒有差別。」這是吳老師對自己的期許。文大學生雖然在學科上較需要加強,但勝在擁有創造力,許多次的討論讓老師看見文大學生不受限於邏輯、天馬行空的想法,反而更能激發出研究的火花。

吳老師珍視這樣的潛力,也在乎每一位願意認真做研究的學生,她用心教導學生,不吝嗇自己的時間。她不只是培育桃李的園丁,更是一家之主,讓整個研究團隊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