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身赴美韓 文化融合創造多元人生 — 專訪韓文系學生石暄

採訪撰稿/龍珮寧

當韓國泡菜與美國可口可樂相交融,放到台灣的地瓜上,會激盪出什麼誘人的滋味?三個相異的文化如何在一位基督思維女孩身上發酵?
文化大學韓文系四年級、也是準碩士生的石暄,剛剛當選第53屆(106學年度)華岡青年。她能動能靜,不僅說得一口流利的韓文及英文,也熱愛舞蹈,鋼琴更難不倒她,還兼職擔任鋼琴家教。
在父母細心呵護下長大,她的求學之路沒有與眾不同,一帆風順進入他的第一志願-文大韓文系。然而,它的課外生活卻是獨一無二,休學前往美國傳教和韓國交換生的經驗,鍛鍊她對未來不茫然,踏實且負責的面對人生每一階段。

@母親的母校 哈韓誘發學習興趣

石暄與韓國文化的第一次接觸是在高二,從女子團體「少女時代」的音樂開始,然後是戲劇「流星花園」,那時,她常與同好們一起追逐「韓流」。
回到家,開明的父母對崛起中的韓國文化感興趣,特別是學習服裝設計的母親,原本就無話不談的母女,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不論是在學校或家庭教育,皆正面看待正在崛起的韓國,這些正向的力量促使她立志以「韓文系」為第一志願。
成績優異的她在學測後,能選擇的大學院校很多,但石暄二話不說,只填了文化大學,因為「這是母親的母校」。之前,媽媽常提到精彩的大學生活,讓她心生羨慕,打從心底就希望進入文化大學,從母女成為學姐、學妹。
因為對韓流的興趣,入學前就開始學習韓文,爾後跟著學校進度一路增進實力,並在大三時赴韓國交換。自我要求嚴格的她,在畢業前就通過了系上要求的語言檢定,可惜沒有達到最高級,讓她有些許的失落,並期望在碩士畢業前能完成。

@國際化的美國生活 鍛鍊獨立自主

偶然的機會,石暄的母親在路上接觸到傳教士,引領他認識基督教。一段時間後,她成為教友,並下定決心要在26歲以前完成傳教使命。大一那年她提出了申請,很幸運地被分派到美國傳教,是她首次出遠門那麼久的時間,也是首次與許多國籍人士一同生活。
聽她形容美國的傳教士生活,腦中不由得浮現「苦行僧」的畫面。的確是如此,她說,傳道部內一同生活的200位傳教士來自50多國,每位教友因為共同的宗教,讓大家的心有共同的歸屬,價值觀相同,但不同的是多元的文化,室友及工作的同伴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更換,因此必須學著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姐妹相處。
石暄的傳教服務是擔任解說員,溝通的語言一律是英文。每天的行程緊湊,必須邊做邊學,讓自己快速上軌道,即便個性外向的她,一開始也深感不適應。因為英文非母語,難免也像典型的台灣孩子,自慚英文不流利而羞於開口。後來,1位來自瑞士以德文為母語的同伴,以自身經驗鼓勵她,希望她不要在意是否是母語,後天的學習及練習可以彌補不足。
解開心結後,石暄漸漸如魚得水。聖殿廣場是許多前往黃石公園參觀旅客的中繼點,因此遊客如織,她的任務就是就在聖殿廣場提供專業解說服務,每天要接待許多不同國籍旅客,讓她有大量練習英語的機會,語言在短時間內大幅進步,也學會如何與各國的人相處及應對進退的禮儀。

@忠於初衷 做好每個角色

除了導覽外,傳教士生活中還有什麼改變了石暄呢?
3C控制了許多人的生活,石暄也不例外。到了美國首先要習慣沒有手機的生活,每週只有2個小時可以上網,必須利用這段時間回信並和家人連繫。此外,西方飲食比想家還痛苦,他說,最不適應的是漢堡、沙拉及充滿高熱量的食物。生病時因為醫療費用高不敢看醫生,吃幾顆藥、多喝水,靠身體的免疫力及自身的意志力抵禦病魔。
18個月的磨練轉眼結束,石暄不僅語言能力提升,更驕傲於自我的成長。雖然捨不得離開,也有朋友鼓勵她留在美國求學,此時,內心「初衷」敲醒了她。她想起選擇文化大學的動機及對韓文的熱愛,於是,她回到台灣,走進教室完成學業,實踐她的初衷。
6月從文大畢業的石暄,已擬定好計畫深入研究韓文,期望在韓文研究所的就讀期間專研觀光及韓文教學法。她也建議學校的教程與業界有更多的連結,讓學生提早適應職場,因應就業需求,開設更具實務的課程。